智能制造推进机械工业两化融合【资讯】
2023年03月17日 唐山机械设备网
“两化融合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特征,也成为制造业大国竞争的重要阵地。”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于清笈日前在北京指出,机械工业行业要充分认识到推进两化融合工作的重要性,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,围绕市场需求,加快推进装备产品、生产过程和制造工艺智能化,打造竞争新优势。7月8日,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的2016年机械行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在北京科技会堂举行。会议以“贯彻落实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,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”为主题,从国家层面、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讨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的重要性、推进情况、实施的方法和手段等,部署企业贯标示范工作,为企业转型升级、提升新型能力出谋划策。从1~5月份机械行业的经济形势看,全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7.6%;主营业务收入9.09万亿元,同比增长6.4%;利润总额6031.69亿元,同比增长7.3%,总体运行指标同比好于全国工业和行业上年同期水平。虽然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较好,但行业主要产品产量近半数同比下降,行业利润增长差异明显,投资增速处于低位,外贸出口仍不乐观。产业结构性过剩、自主创新能力薄弱、生产方式粗放,以及产品质量品牌缺乏、两化融合水平较低等矛盾制约尚未得到有效缓解,行业提质增效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。当前,新一代信息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,给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方式带来颠覆性的影响。我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,也是互联大国,二者的融合发展既有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,也有巨大的价值潜力。但同时也要意识到,作为典型的离散型制造产业,机械工业产品门类多,分类复杂,生产工艺多变,在机械工业领域推进落实两化融合存在较大差异性和复杂性。于清笈介绍,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,机械行业信息化已基本完成单项应用覆盖,总体进入信息化集成阶段。但其发展步调并不均衡,个别小行业和一些大型企业信息化发展到较高层次,进入到协同创新阶段,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则差距较大,一些仍停留在起步阶段。同时,普遍存在着缺乏标准指引、缺乏系统性规划、缺乏平台和核心技术的支撑,以及应用水平不高等问题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化融合的深入推进和实际效果的发挥。对此,于清笈强调,继续深化思想认识、持续推进贯标工作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仍然是今年和“十三五”期间机械行业两化融合推进工作的重点,并进一步指出,在当前经济下行、企业经营遭遇困难的情况下,要积极引导企业纠正“两化融合投入大、收效慢、远水不解近渴”等思想偏颇,把主要精力从仅仅看指标、盯市场,转移到主动适应新常态、看大势、谋近期效益与长远发展相结合上来。在工信部统一部署下推进的“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”贯标工作,是推进两化融合、促进水平提升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,也是重要的基础工作。于清笈指出,试点企业要积极先行,注意总结经验、提出问题和提出改进的措施建议,为行业推广提供借鉴。企业要把推进贯标和两化融合纳入转型升级的总体构想,坚持创新驱动,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,围绕市场需求,加快推进装备产品、生产过程和制造工艺智能化,加快工业机器人、增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,加快数字化车间、智能工厂,以及市场销售等络化、智能化和服务化进程,延伸产业链,培育新形态新模式,打造竞争新优势。